九游中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排球装备制造商

  • 专业定制赛事级排球解决方案

  • FIVB认证23项专利技术保障

  • 智能训练数据化排球装备系统

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体育总局答中经报问:有序放开优质资源 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20 23:05  浏览:

  在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国家体育总局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推动竞技体育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挖掘和发挥竞技体育在促进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以及助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价值。”

  张新指出,竞技体育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属性和功能。从某种程度上看,竞技体育对体育事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催化促进作用。

  “我们将坚持开放办竞技体育,坚持办人民满意的竞技体育。通过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有为政府、有机九游体育官方网站社会、有效市场共同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机制。”张新说。国家体育总局将有序放开竞技体育的优质资源,加快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政策体系,拓宽市场机制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路径,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和经营主体参与训练、竞赛、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服务保障、器材装备研发等工作。同时,保证各类主体依法依规平等使用公共资源,公平参与竞技体育领域竞争并获得合理收益。

  当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取得的成就。

  高志丹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九游体育官方网站署。五年来,国家体育总局锚定战略目标,研究建立体育强国指标体系并开展试点,动态评估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在普惠性、适应性、共建共享等方面完善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理顺政府体育部门与社会组织关系,完善共同参与、多元投入、竞争择优、规范有序的新型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相关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正在加紧推进。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发挥体育在惠民生、促消费方面的作用,搭建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平台,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出台体育企业扶持政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领先,还在一些非优势项目实现突破。

  截至2024年年底,“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打破世界纪录68次。北京冬奥会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成绩,我国竞技体育跻身奥运强国之列,不断彰显体育强国新形象。

  同时,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成都大运会、世运会等重大赛事。“冬奥精神”汇聚时代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体育成就备受瞩目。

  张新介绍,以“十四五”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两届夏季奥运会和一届冬季奥运会为例,参赛项目不断增加,更多运动员获得参赛资格,有机会在奥运舞台展示刻苦训练成果和竞技水平。

  特别是在巴黎奥运会上,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首次夺得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项目由“十四五”之前的21个增至24个,获金运动员分布省份也扩展至20个,推动了项目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谈及“十五五”规划设想,张新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田径、游泳、“三大球”等项目的期待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也为竞技体育全面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633”发展战略,即以跳水、举重、体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六个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上三个基础大项,以及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引领,巩固优势项目,提升基础大项实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带动其他项目均衡发展,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占GDP比重1.15%,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迈进。

  冰雪产业规模也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至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实现“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40个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2020—2023年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