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定制赛事级排球解决方案
FIVB认证23项专利技术保障
智能训练数据化排球装备系统
在2024年中关村全球数字体育产业论坛上,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对日本排球协会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训练的探索表示高度肯定,认为其为未来体育训练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极佳的参考模型。她指出,未来的体育训练不应仅仅依赖于体力堆积和经验传承,更需要融入数据逻辑与智能思维。日本排球协会正是通过一项看似冷冰冰的技术,在重新定义“热血竞技”的可能性边界。这项技术一旦突破拦网的瓶颈,无疑将对中国女排在未来的比赛中构成更大的挑战。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一款在日本女排国家队训练场边悄然运作的数字化拦网机器人。它没有人类的情感,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和精准度模拟世界顶级拦网手的动作。 在8月2日的日本女排世锦赛公开训练课上,秋本美空、山田二千华、岛村春世等主力队员都与这台“高冷队友”进行了对练,她们不断尝试强攻、借手打边线、穿越拦网缝隙,力求在面对非人类拦网手时,提升技术细节并保持心态稳定。
这款机器人的研发始于2016年,由筑波大学实验室启动,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动作模拟系统,其最初目标便是模拟世界上最强大的拦网对手。 拦网臂的高度通常设定在3.20至3.23米之间,但可以根据需要现场调节至更高。机器人最快可在1.1秒内完成横向移动到位,完美再现顶级拦网手的反应速度。与传统的固定障碍物不同,这套系统还能根据预设的战术调整手臂位置和移动轨迹,甚至可以调节“手型开合”,让运动员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拦网组合时,不断练习寻找突破口。
日本排球协会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并非偶然。在以往所有大型比赛中,拦网一直是日本队最大的劣势。在世联赛铜牌争夺战中,日本女排和男排分别以2-15和3-14的悬殊比分输掉了拦网环节,这更加剧了他们突破这道“高墙”的渴望。 主教练费尔哈特·阿克巴什执教的日本女排首次在训练中全面启用该“拦网机器”系统,这套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和“快”,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根据训练需求调整难度曲线。
传统的对抗训练不仅消耗教练和队员大量体力,而且难以长期保持高强度。而这台机器人则不同,它不知疲倦,从不抱怨,随时响应训练需求,每一球都能设定为“最强封网”。这种训练方式有效提升了球员的应变能力,同时降低了人力消耗和伤病风险。 未来,该系统还有望加入力量感应和扣球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手部传感器记录扣球冲击数据,从而更全面地评估进攻者的体能消耗和技术质量。正如一位日本教练所说:“它是一个你永远无法战胜的对手,但也因此,你才能不断逼近极限。” 这台机器人,正无声地推动着日本排球的科技革命,也为全球体育训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返回